我个人的几个重要收获
洋人看人,觉得身心是两个东西,或者说是身脑分离,而心理障碍则是主要缘起于脑中,而非身上的。精神分析强调获得内省智慧,CBT注重纠正非理性想法 ,都是注重在脑上,这与中医的看法是相反的。而格式塔加上正念mindfulness传统则是注重体验躯体知觉。情绪不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对躯体知觉的总结性命名;想法更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对情绪和躯体知觉的命名性解读。这是一个足以彻底改变CBT咨询师个案概念化的思路。而这一思路其实在中文世界并不陌生,中文中会用心里憋得慌,心中一股暖流,吓得肝儿颤,气得肺都炸了,这种基于描述躯体感受的词语,来表达抑郁、满足、恐惧和愤怒等情绪;而如果你说:“我觉得抑郁。我觉得很害怕。我觉得很愤怒。”却多多少少不一定来得那么自然。而曾经对中国人抑郁症与神经衰弱的诊断之辩的关键,也是如何解读躯体化症状。
引导来访者发现并体验积极的心理资源算是个老话题了,这个培训却也讲并练出了些新意。积极心理资源,作为一种必要保护,可以帮助来访去平衡且处理难受的躯体体验。比较常见的积极心理资源有:对于缺少慈爱父母的来访来说,可能是儿时喜欢的老师教练或家中的某个长辈;对于常常被无助感吞没的来访来说,可以说过去某一个(即使非常短暂)对生活充满控制感的体验;也可能是某一段喜欢的音乐或书等。而在某种极端情况下,咨询师和来访可能一起陷入无资源可寻的境地。例如车祸,乍一看整个过程没有一个积极的心理体验,怎么从中寻找积极资源呢?这时学问就在要如何问问题了,“how did you get through that?” “when was the first moment you realize you were ok, alive?” “who help you get throught this?” 等等。有时表面上看的负面经历,或许反而是积极心理资源。如在车祸中,被汽车撞击后,短暂停留在空中的经历可能是极大的给人带来失控感的创伤,这时落地这个过程反而可能是一种积极体验,而人们常常把地面撞击会带来负面感受。
此外躯体知觉本身也会成为无处不在的积极资源。例如,当来访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胃部巨大沉重与黑暗感时,咨询师可以抛出一个问题:“你有在身体的其他部位感受到于此相反感觉吗?” 来访者便会将注意力用来去搜索一种轻轻的明亮的感觉,而通常会报告躯体的末端,如鼻头,脚掌,手指等。而通过这一过程也就教会了来访者,你有能力在积极资源与消极的躯体和情绪体验间切换,不会一直陷在负面的感受和情绪上。而其他的一些小技巧包括,如果觉得左肩极为难受,可以引导来访观察右肩;如果胃部某点极为难受,可以让来访观察难受部位的边缘是什么感受等等。
另一个收获是我曾经是多么的轻视了语言的力量,细微的言语风格的变化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效果。如在来访者分享过去某一记忆且情绪已出现唤起时,如何引导来访将注意力从记忆转移到此刻的躯体体验呢?我常常会说“so…what are you noticing in you body now?” 而培训中,推荐的引导问题为“as you say that, what are you noticing in your body?” 这一句as you said that的铺垫,可能会极大的减少来访者连接躯体知觉的阻抗,因为这其实是一个带有非常亲密和隐私性质的邀请,培训师甚至打趣的说,这亲密程度甚至可以和”are you willing to have sex with me?”相比较了。 所以这看似平常的引导语要非常谨慎处理。另一个例子是,如何引导来访者尽量将注意力持续地放在某一个负面躯体知觉上?我常常会说“stay with that.”, “attend to it” 或 “keep your awareness with it.” 而此处显然有更好的引导语,如 “how do you experience it when you stay with it?”, “what happens as you tune in, focus there?” 邀请式的问题显然比直接祈使句更加能融化阻抗。
缓慢移动身体的治愈效果。如上文所说,引导来访者完成曾经未完成的动作这一步骤很重要。当这一时机来临时,咨询师应如何引导呢?对于处理愤怒,可以一下会想到去猛捶枕头;而未来得及逃脱的话,自然会想到让来访者去奔跑等等。然而,不受控制发泄愤怒可能会演变程暴怒,不加引导的奔跑可能会诱发巨大的恐惧感。于是SE推荐的是,引导来访者缓慢地去完成身体想要完成的动作,如缓慢的伸出双手作出推开的动作,或分解慢动作起跑的瞬间等等;换句话说,在可控的情况下,让身体去感受动作被一点点的完成,以及这一过程中能量的释放。这以一过程其实让我想起来太极拳和瑜伽。以下纯属吓猜!当肌肉记忆熟练后,人便不会用过多的注意力去想,下一个动作是什么,而这正是各种未被处理的思绪和回忆涌上来的时候,而与此同时,伴随着缓慢的躯体动作(太极)或静止的给人带来积极情绪的姿势(瑜伽),或许会对处理那些记忆和画面有很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