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修真世界随想129:体感仪

1

主题

6

帖子

6

积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积分
6
发表于 2023-3-10 11:5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布会是在深圳森林城区举行,这里属于在港北森林城市之后建成的第一批森林城市。发布会开始后,主持人直接对虚拟世界进行介绍。

虚拟世界也可以近似为念力网上的应用总集,只是过去的虚拟世界主要只靠个人终端交互,具体方式有意识投影、语音、手势,但是缺少人体同步动作。没有最后一项,虚拟世界不能提供足够高的沉浸感,就是不完整的,比如人无法在虚拟世界上进行如同真实格斗这种活动,但这点随体感仪成功研制和量产已变成现实。

只要算力足够,人就能在虚拟世界中模拟一切现实活动,而且由于虚拟世界中不必完全遵守现实物理规则,所以人们可在虚拟世界中创造能够想象出来的一切事物。整个虚拟世界有两大功能:创造一个虚拟环境提供人们沉浸体验;方便人们的现实工作与生活。

前者代表是网络游戏,后者代表是远程办公。比起前修真时代的网络游戏,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进行几乎同等于现实世界中的人体动作,包括各类高难度格斗动作。在远程办公方面,过去的办公基本只限于远程电脑办公,但现在借助体感仪,人们就可以进行远程物理操控,比如远程操控机甲或者机器人进行作业。那么只要远程操作端配备了相应机器人,理论上所有人都不必亲自去工作场所,而且可以任意选择地点进行远程办公。

当然多说无益,主持人接下来直接进行体感仪展示。体感仪是个几乎透明的三米直径球形仓,其中悬浮着一件看起来很轻的柔性外骨骼,叫做体感衣。体感衣就是操控和力反馈设备,它的下腰部靠法阵固定在体感仪中央,体感衣可以在球形仓里整体任意转动,而被固定住的下腰部也叫作锚部。不过与其说是体感衣在转动,不如说是球形仓在转动。

球形仓仓壁看起来只有一层,其实分为里外四层,最外层是固定不动的,往里面数去,从第二到第四层都可相对前一层做垂直转动,按转向轴分别叫做俯仰层、偏转层和滚转层。这样最里面的滚转层就能做三个自由度的转动。而体感衣的锚部就是相对滚转层固定的。

这种多层转动层的结构类似天体模拟仪,之所以做成这种形式,是因为通过仓壁带动体感衣转动的方式比完全依靠法阵让体感衣自己做三个自由度的转动更容易实现。

用户穿上体感衣后,体感衣能检测四肢运动和运动神经信号以操控虚拟人物的肢体做同步转动。同时,系统也能反馈虚拟环境的碰撞或其他作用力到仓壁和体感衣上,让二者做相应动作,保证用户动作与虚拟人物动作始终一致。

由于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物可以移动,而用户在体感仪中只能转动,少了三个移动自由度。但这也没办法,除非做个和游戏场景一样大的真实操作室,不然用户移动起来总会碰到障碍物。或者像黑客帝国那样意识上传,但目前人类对意识的认识还很粗糙,实现不了意识上传。所以只能实现转动自由而移动不自由的体感仪。

不过用户可以感受到身体所有关节的转动加速度,这已经让体感体验逼真了很多。而且移动加速度不同步也有一大好处,那就是用户可让虚拟人物做出远远超自己念力推重比对应移动加速度的动作,也能做出超出自己可承受加速度的高速移动动作。当初格斗社普修们加入虚拟社制作体感仪,看中的就是这种可以让自己做出高修才能做的高速动作的特性。

体感仪内侧有动态海绵,可以根据虚拟人物对环境的触碰发生形变,让人的肌肤感受压力,不过质感和摩擦还模拟的不算好。动态海绵是偏物质设备,如果用偏法阵设备来实现,效果会更好,只不过成本太高,因此没这么选择。

另外,在现实中人们可以释放法术,而释放方式是通过画面想象以及对高维智能做出请求。而在虚拟世界中也能实现这点,方式与在现实中释放法术一样,区别是在用户进入体感仪后,要向高维智能说明自己接下来的画面想象只用于虚拟世界而非现实。

当然为了防止发生用户没有做出相应说明而真地在现实中释放法术,体感仪会配备屏蔽法阵,法阵范围是一个巨大球形区域,超过普修用户的法术范围,不过屏蔽法阵在用户躯体区域无效,所以有可能出现用户玩嗨了操控着自己身体直接起飞的情况。

因此一方面体感仪需要提前检测用户修为,如果超过体感仪对锚部固定能力,那就不能使用体感仪,或者只能在格斗修炼场等特定区域使用。不过目前高修是不能使用体感仪的,因为体感仪都是由普修制作,对于高修法阵强度完全hold不住。如果哪天高修们要使用体感仪,那就自己去做。另一方面,在使用体感仪之前,用户要经过相应培训,等通过测试后才能自由使用。

看完介绍后观众们对体感仪总体是满意的,不过对这些细节介绍也不是很关心,于是主持人就请几个工作人员穿上体感衣进入一个虚拟世界游戏,让观众一边观赏游戏一边继续介绍。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